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logo

“宫”字溯源:考古、古文字、建筑史的互证 | 讲座通讯

发布日期:


“考古科学论坛”第5场 会议纪要

2023年11月17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5场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国藏学研究所一楼会议室举行。王天艺副研究员主讲《“宫”字溯源——考古、古文字、建筑史的互证》,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副教授主持。

讲者以甲骨文“宫”字构型方式辨析出发,认为甲骨文中“宫”字表现的应是具有前后两室的地面式房屋。新石器时代这种前后室房屋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一般称为“吕字形房址”。此类房屋最早出现于仰韶晚期,是窑洞建筑特有的一种房屋形式,其前后室布局的产生与窑洞建筑的修建方式密切相关。龙山早期“吕字形房屋”的前、后室功能明显分化,前室主要开展日常炊事和生产活动等,具有类似“起居室”的功能;后室则用于就寝,具有类似“卧室”的功能。龙山晚期,大量非窑洞结构的“吕字形房屋”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前后室布局成为一种跨类型、跨区域、跨文化的建筑理念,并为黄土高原史前先民所认同。

一般来说,文字是社会复杂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则有着强烈的政治、宗教色彩。甲骨文中,“宫”字主要指统治者宴飨、祭祀、治事或居住的场所。芦山峁、碧村遗址“吕字形房址”大型地面建筑基址的发现表明,在黄土高原龙山晚期社会复杂化背景下,社会上层开始将前后室布局理念用在高等级礼仪建筑实践中,创造出具有前后室布局的大型礼仪建筑。从社会需求、创造文字的能力以及建筑构型来看,象形文字“宫”很可能源自以芦山峁遗址为代表的黄土高原龙山晚期贵族阶层大型地面式前后室房屋为建筑实践模拟后的抽象创造,是指示政治、宗教、礼仪场所的专用字符。

从空间布局及前后室功能分化特征来看,黄土高原的“吕字形房址”基本符合“前堂后室”形制和内涵。芦山峁遗址一号院落考古实证表明,这种理念被应用到群组建筑规划设计中,其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厢房等布局与西周凤雏甲组院落基址如出一辙,显示出两者密切的传承关系,“前堂后室”布局院落建筑格局的出现至少可提前到距今4300年前后的龙山时代晚期。“前堂后室”布局理念应源于黄土高原龙山时代的古老建筑传统,其后为周人所继承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规划思想的重要内容传承至今。

综合来看,王天艺认为“前堂后室”布局理念和“宫”字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核心文化内涵,后者是前者的符号化表征。

在讨论“宫”字起源及“前堂后室”布局形成基础上,讲者分享了他对甲骨文中“呂”方、先秦建筑理念的东西差异及汉字起源等问题的一些思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世佳副教授进行了综合评议,他指出这是将考古学、古文字学及建筑史学进行广泛思考、深度交叉融合研究文字起源的典型案例,其不仅考证了“宫”字的物象来源,更阐释了“宫”字起源背后的动因和机制,论证角度多样、逻辑令人信服,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