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 | 原海兵 邱雨杰:考古证据不支持“藏族南来说”
以下文章来源于道中华 ,作者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邱雨杰。藏族族源问题是探讨藏族历史、文化的起点。从民国时期起,藏族族源就有“土著说”“南来说”“北来说”和“西来说”等诸多观点。随着昌都卡若遗址1978年开始的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和族源研究的深入,对藏族族源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注重文献史料、考古发现和民族志资料的综合运用,通过多重证据相互印证,使得对藏族起源及其与周边...
以下文章来源于道中华 ,作者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邱雨杰。藏族族源问题是探讨藏族历史、文化的起点。从民国时期起,藏族族源就有“土著说”“南来说”“北来说”和“西来说”等诸多观点。随着昌都卡若遗址1978年开始的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和族源研究的深入,对藏族族源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注重文献史料、考古发现和民族志资料的综合运用,通过多重证据相互印证,使得对藏族起源及其与周边...
中国和斯里兰卡是传统友好近邻。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中斯双方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共建“一带一路”助推现代化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蔚蓝色海面旁的金色沙滩上,具有未来感的规划城市——科伦坡港口城(见...
2024年1月至2月,由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斯里兰卡国家考古局和凯拉尼亚大学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斯里兰卡西北省的帕巴鲁伽拉(Pabalugala)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自2017年起,四川大学与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签署发掘研究合作协议,对印度洋古港曼泰港开展了连续三年的考古工作,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新...
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于日前收官。5集纪录片通过对神秘古蜀王国的最新考古发现,深入揭示古蜀文明如何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文明交流融合,生动呈现古蜀文明的辉煌以及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6月16日,记者了解到,纪录片自6月10日开播以来,频上热搜。“4000多年前蜀人就已开始饮酒”“古蜀人流行穿耳洞”“3000多年前古蜀人这样抬滑竿”“巨型树根解密3000多年前成都的气候”“5000年前的古蜀人长啥样”等...
https://www.scu.edu.cn/info/1202/25015.ht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研究成果交流、加强沟通合作、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来自专题任务各项目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四川省有关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6月9日,“国家文物局 四川大学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国家文物局、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和四川大学有关负责人共同见证协议签署。双方约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面向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需求,以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为主线,深化务实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未来,双方将在五大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文物科技力量,促...
11月18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四川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举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大力支持四川大学考古学科的发展,希望川大进一步开放合作、固本培元、探索未知,为事业拓新局、为行业育新人、为学术谱新篇,在建设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中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大学校党委书记甘霖在讲话中指出,考古科学中心的成立是学校贯彻...
中新网成都11月18日电 (记者 贺劭清)“今天的考古学家,是在人文科学和传统的硬科学的交汇处工作。面临着无数可能,也面临着无数挑战。机会是我们有可能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挑战则是,我们有可能难以摸到‘历史的大象’。”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任吕红亮18日在成都表示,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后,将从总体上厘清中国西南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等前沿问题。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成立。 贺劭清 摄 当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