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logo

末次冰消期以来西北地区狩猎采集者的技术适应 & 讲座通讯

发布日期:

题目:末次冰消期以来西北地区狩猎采集者的技术适应

主讲人:韩芳 博士后(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

讨论人:郑喆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旧石器研究所所长)

主讲人简介:
韩芳,现任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重点关注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传播与人群扩散、狩猎采集者研究理论与极端环境下人类行为适应等问题。在《考古》、《人类学学报》、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博士后基金等研究项目。

时间:2024年3月15日下午15:30-17:30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藏研所红瓦一楼会议室


讲座通讯

2024年3月15日下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十三期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国藏学研究所会议室顺利举办。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韩芳助理研究员主讲《末次冰消期以来西北地区狩猎采集者的技术适应》,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郑喆轩所长评议,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原海兵副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讲者介绍了末次冰消期以来西北地区狩猎采集者技术适应的基础理论背景。末次冰消期是地球气候从末次冰盛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时期,该阶段气候波动明显,主要反映在几次重大气候事件上,如气候相对寒冷的Heinrich 1事件、波令-阿勒罗德事件以及新仙女木事件等。在气候快速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境内的考古发现也呈现出相应变化,如南北方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磨制石器、陶器等因素,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等均有所体现。然而,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区域,因环境条件相对恶劣,这类新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发现相对较少。

细石叶技术被认为是末次冰期以来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的巅峰,末次冰消期以来,细石叶遗存分布范围空前扩大,在青藏高原等地均发现细石叶人群活动的遗存。细石叶制作以压制技术和间接打制技术为主要方式,注重石核的预制。细石叶工具便于携带、能够作为复合工具不断替换使用,且能够连续产生标准化程度高的可用刃缘,极具工具优势,对狩猎采集者高流动性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细石叶技术及其产品示意图

从东亚地区来看,细石叶技术体系大致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以两面器加工毛坯为主要方式的“涌别系”技法,该技术通过台面和剥片面的不同组织模式又分为许多技术亚型。该技术遗存在中国北方(如泥河湾盆地、东北地区)、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甚至北美洲西北部等地均有发现。第二类是以锥形石核、半锥形石核和以石片为毛坯的楔形石核为代表的“非涌别系”技法。该类产品与“涌别系”相比,细石核预制程度相对较低,其生产理念或许与石片生产有关。该技术体系在中国北方的山西、陕西等区域有较多发现,其年代最早可到距今2.8万年左右。

鸽子山遗址位于贺兰山东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遗址地处温带草原和沙漠交接地带,周围被沙漠环绕,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该遗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后分别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2013年进行过试掘。2014-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多家单位,对堆积较好、遗物丰富的第10地点进行了发掘。

鸽子山遗址位置示意图


第10地点主要包含三个文化层,发现柱洞、火塘等遗迹,除石制品外,还发现鸵鸟蛋壳装饰品等遗物。石制品类型主要有简单石核-石片和细石叶产品等,工具类型以刮削器、两面器和尖状器为主,也发现磨盘、磨棒等加工工具。第10地点主体文化遗存年代为距今1.4-1.1万年。

石料选择上,鸽子山遗址主要体现出本地和外来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源自地表散落的石英岩、硅质细砂岩、角页岩等制品,后者主要为各色燧石、玛瑙等。统计结果显示,鸽子山人群石料选择有一定的倾向。石核-石片类产品大多选择本地石料生产,而细石叶主要采用燧石、玛瑙及质量较好的角页岩,小型工具多使用燧石和玛瑙。同时,结合石核转向情况、更新石片、细石叶长度与细石核的对比来看,两种石料来源生产的石核或细石核都呈现强化利用的现象。

在技术策略方面,就简单石核-石片技术而言,遗址所发现石核主要以带石皮面的砾石为主,未发现预制石片和石核台面,剥片面组织呈现多种组织形式。就细石叶技术而言,发现锥形石核、以石片为毛坯的楔形石核、半锥形石核和不规则形石核。技术分析显示,该阶段古人类对细石核预制投入较少,注重对剥片面的维护。

鸽子山遗址细石核

结合石核-石片技术和细石叶技术分析来看,鸽子山遗址存在“精致性”和“权宜性”两种技术组织策略,石料利用模式体现出以再利用和二次加工为特征的强化利用趋势。在区域石料丰富时,遗址石料的强化利用趋势指示该时期古人类所处环境、遗址利用与石器技术策略的关系。鸽子山遗址所处时期是该地区泉水活跃的时段,区域资源分布集中,结合遗址遗迹遗物情况,推测该遗址为一处古人类中心营地,同时显示出该地区古人类较低的营地移动策略。

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该遗址似显示出末次冰消期全球广泛出现的“广谱革命”事件。通过动物遗存分析,可看到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强化利用;植物考古和石器残留物分析均显示,古人类利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利用方式多样,表现在食用、建筑和薪柴等方面。

最后,讲者对鸽子山遗址所呈现的古人类生存信息进行总结。鸽子山遗址的研究揭示末次冰消期这一波动的气候转型期背景之下,古人类在沙漠边缘区域的营地建造、石器生产和采集狩猎活动。不同的技术策略体现该遗址人群不同的活动需求,对石料和动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显示出古人类对地区资源分布的适应。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在评议中肯定鸽子山遗址的研究价值,在我国目前发现的末次冰消期阶段遗址中,鸽子山遗址既处于沙漠边缘,又处于青藏高原边缘,是几个资源区的互动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变少,迫使人类进一步思考对工具的利用,促使古人类的体质和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遗址信息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资源利用情况。石器技术是旧石器时代人群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技术,对鸽子山遗址石器技术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能够从石制品角度理解该遗址狩猎采集人群的生态适应策略。原海兵副教授总结,指出鸽子山遗址的研究充分体现考古学研究中“见微知著”的目标,看似不起眼的石器技术实则蕴含理解末次冰消期以来狩猎采集人群技术适应的重要密码。同时,原老师也鼓励大家积极投身考古工作,从旧石器时代到历史时期,以国际性的视野开展考古研究。随后,在座师生就遗址泉水的利用、沙漠环境下的石料来源、细石器技术流动性与遗址利用时间等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