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 11月20-21日,Ben Marwick 教授:R语言基本操作与考古数据的处理R语言基本操作与考古数据的处理考古科技工作坊 第一期讲座信息时间:2023年11月20-21日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518会议室讲座介绍主讲人:Ben Marwick 教授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承办方:四川大学考古科技中心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
考古科学论坛(5) “宫”字溯源:考古、古文字、建筑史的互证时间:2023年11月17日上午10:00-12:00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藏研所红瓦一楼会议室主讲人:王天艺副研究员主讲人简介:王天艺,现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早期建筑以及黄土高原文明化进程,通过考察建筑物与人群、环境、社会、文化、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其背后反映的人地关系、技术演进、空间...
考古科学论坛(4)讲座预告|张帆:《古DNA:看不见的考古学》张帆,现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考古等领域的研究,通过古DNA的方法,追溯古代人群迁徒和混合历史、研究古微生物进化机制、重建古代社会结构及社会组织等。在Nature,iScience, Frontiers in Genetic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各级科研项目。
考古科学论坛(3)主讲人简介:王学烨,现任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同位素考古研究。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既往工作是通过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中国和非洲首幅锶同位素地图,并结合人骨多同位素证据探讨古丝路上的人群迁移和15-19世纪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溯源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 Earth-Science Reviews, Jour...
考古科学论坛(2)丁羽帆,2018年获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于欧洲从事考古材料学研究,2023年获都灵理工大学材料学与埃武拉大学地质学双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专职博士后,主要从事文物劣化机理及文物保护方向的研究。通过材料分析方法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开展石质文物科技考古、石质文物新型清洁保护方法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orrosion and Material Degradation》 等期刊发表四...
2023年10月20日,由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的“考古科学论坛”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举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吕红亮教授主持本次论坛。贺可洋指出,气候、农业与人口,代表了史前人地关系研究中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环境考古学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在探究过去气候事件与人类社会关系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量化重建气候、农业和人口的高分辨率时空记录。本研究通过建立中国史前植物考古和考古碳...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际周讲座课程·史前的食物全球化 Food Globalization in Prehistory第一讲6月29日 15:40-17:30农业-语言传播假说:22年回望Farming Language Dispersal Hypothesis Revisited: 22 years on第二讲6月30日 15:40-17:30食物与烹饪:深层的东、西差异Geographical Decoupling of Food and Cuisines: Deep-seated East-and-West distinctions第三讲7月3日 15:40-17:30驯化历程中的文化多样性Cultural Pluralism...
四川大学“2035”先导计划系列讲座·中国古代瓷器上的外来文化因素「时间」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19:00-20:30「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报告厅「主持人」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席教授 齐东方「主讲人」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王光尧王光尧,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陶瓷考古、宫廷典章制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研究。参加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景德镇丽阳乡元明瓷窑址、景德镇观音阁明代...
川博讲堂·九天开出一成都:南北朝与唐五代时期的古都文化「时间」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14:30-17:30「地点」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主讲人」霍巍霍巍,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第七、第八届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召集人之一,国家社科基金终评评委,教育部历史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教育部重点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考古学会会长。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