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logo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联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示全新世中期细石器人群在青藏高原共和盆地的广泛活动

发布日期: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联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国际期刊《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报道了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的相关研究,题为《Intensive use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New excavation of a base camp, Dongguotan site》。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韩芳博士为第一作者,孟琦博士、吕红亮教授、宋吉香副教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乔虹研究员、李冀源和夏艳平馆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杨庆江博士为共同作者,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杜战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细石器遗存广泛分布于高原各处,这指示了古人类对青藏高原的大范围开发与利用与细石器技术的扩散和人群流动关系密切。但以往考古材料大多来自地表采集,仅少量遗址经过系统发掘,细石器人群对青藏高原的开发与利用尚存在诸多不清晰的地方。对石器技术类型学研究的关注使得我们对细石叶工艺特征和技术来源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已有材料的分析指示了大多数细石器遗存是功能不同的临时性营地,但鲜有大规模中心营地的发现。

2022-202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发掘了位于共和盆地的东果滩遗址,在发掘中获得了卡约文化、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和细石器遗存。细石器遗存的发现是该区域继拉乙亥遗址发现之后又一大型的狩猎采集者营地遗址,体现了在全新世中期,细石器狩猎采集者对该区域的反复占据;同时,丰富的文化遗存指示了细石器人群在共和盆地广泛活动。

东果滩遗址位于兴海县黄河的二级阶地上,细石器遗存的发掘面积约600㎡,考古队以自然层结合水平层的发掘方法,布设1米×1米的探方,以2-5厘米的深度向下清理地层,并以1/4米为最小操作单位,对细石器遗存开展精细化发掘。发掘过程中,收集所有出土遗物并记录其空间位置信息,对所有土样进行水洗筛选,并浮选了重点遗迹单位的土样。同时,系统采集了年代学测试和古环境测试样品,为进一步年代学分析和古环境背景重建奠定基础。

东果滩遗址位置和细石器遗存发掘区示意图

根据遗存分布和年代学研究的初步结果,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可划分为3个古人类活动的重要时期,第一期为该遗址最早的占用时期,年代大体为距今7600-7400年,第二期为该遗址文化遗存最丰富的时段,年代大体为距今7300-6900年,第三个古人类活动时期大体为距今6400-6200年。各个时段均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和遗迹,但文化遗存数量存在差异。主要包括9000余件石制品(不包括水洗筛选石制品),大量炭屑、少量动物骨骼和蛋壳碎片、穿孔串珠等遗物。排列规律的火塘、灰堆、炭屑密集区域等与古人类用火相关的遗迹,疑似柱洞遗迹的发现,并结合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分布情况,我们认为细石器狩猎采集者对遗址空间具有一定的规划和组织,并建立了建筑结构,其确认和古人类空间组织行为有赖于未来空间分析的进一步研究。

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第二文化层火塘

石制品是东果滩遗址最丰富的文化遗物,初步的技术-类型学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包括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和细石叶工艺产品。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产品以不预制的砾石石核及各类石片为代表,常见修理简单的各类刮削器;细石叶工艺产品以非涌别的楔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和半锥形细石核为代表,还包括大量细石叶及细石核更新石片等。工具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各类刮削器、拇指盖端刮器、石锤、砍砸器、疑似磨制工具等。

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发现的石制品

与以往青藏高原发现的大量细石器遗存不同的是,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保留了众多古人类生计策略的信息。植物考古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细石器人群在该区域可能对野生植物进行了利用,蛋壳碎片的发现可能指示了古人类在该时段广泛的动物资源利用模式,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将有赖于未来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的详细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细石器遗存的第一和第二期发现了两枚穿孔串珠,这也是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的穿孔装饰品,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细石器人群在高原的生活提供给了新的材料。

东果滩遗址发现的蛋壳碎片与穿孔串珠

细石器狩猎采集者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利用是研究史前古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重要方面。东果滩遗址细石器遗存3个文化层的发现对还原青藏高原东部狩猎采集的生活场景提供了重要材料,丰富的文化遗存指示了他们在全新世中期广泛活动于共和盆地。该遗址具有中心营地性质,古人类对遗址空间进行了一定的组织与规划。未来植物考古与动物考古等相关研究将为探索该时段古人类的生计策略提供详细的信息。

供稿:韩芳

审核:杜战伟、吕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