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发表观音洞遗址石器工业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胡越副研究员等在国际知名考古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题为Lithic technologies at Guanyindong cave, Southwest China: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during the Chinese Middle Palaeolithic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合作单位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
2019年,该团队发现观音洞遗址存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最为常见的预制石核技术之一勒瓦娄哇概念打制的石核、石片及工具。该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与该剥片技术有关的数十件石制品,对于其他类型的石制品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对观音洞遗址出土的2,211件石制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观音洞遗址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技术内涵。研究发现,除使用勒瓦娄哇概念生产石片外, 观音洞古人类还采用了多种不同剥片策略来生产各类石片和相关产品,包括盘状剥片(Discoidal production)、石片石核(core-on-flakes)、体积剥片(Volumetric exploitation)等。
除了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剥片技术外,工具修理技术还展现出与权宜工具不同的旧石器中期技术水平。这包括制作精美的尖状修柄工具、平行修理的端刮器、标准的锯齿刃器以及大量阶梯状修理的基纳(Quina)刮削器。大部分石片都被加工为工具,且通过GIUR及II指数显示多数工具加工程度较深, 存在反复修理和重复使用的现象,反映观音洞遗址古人类较强的流动性。
研究得出,勒瓦娄哇概念并非为观音洞遗址唯一代表非洲及旧大陆中期技术特点,其出现也并非孤立的。观音洞古人类在距今18-8万年间时就已经掌握了多种剥片手段,并能够对工具进行精致加工,这种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存在表明,在分析和研究东亚旧石器中期时,我们应保持客观、不带偏见的态度,避免使用单一或笼统的概念进行归纳,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