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logo

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联合多家单位揭示贵州大松山古代人群与古代中原人群的互动历史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7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在国际考古期刊《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题为"Ancient genom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history in the historical era of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贵州古代人群的古基因组数据,揭示中原地区农耕人群对以大松山遗址为代表的贵州地区古代人群的显著影响,同时表现出与中国西南土著人群的遗传混合。相比之下,生活在贵州地区的现代族群则携带了更多的中国北方遗传成分,表明最近几百年内来自中原地区的遗传影响持续发生。大量短同源序列(Runs of Homozygosity, ROH)的出现表明,大松山人群可能是一个具有族外婚习俗的小规模社群。该研究对理解大松山人群来源、贵州历史时期的人群迁移过程以及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西亚、南亚和欧洲之间外贸、文化交流和人口迁徙的关键交汇点。贵州地区以其丰富的民族和语言多样性而著称,包括讲苗瑶语族、壮侗语系和藏缅语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世代生活于此,反映了该地区复杂的人口历史。

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来,居住在贵州地区的古代族群就与中原地区农业人群产生互动。在明代,明朝正式建立贵州省,并迁移了大量汉族人群至该地区,与当地的少数族群融合,形成了现代贵州省多民族共居的特征。然而,由于贵州地区气候湿润,人类骨骼遗骸保存状况较差,对该地区史前人群的遗传组成和社会复杂性的了解仍然不足。

202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对大松山墓地进行全面发掘,该墓群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其中以明代墓葬最为丰富,共计1944座,为研究这一时期贵州地区人群的基因遗传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通过主成分分析、f-检验、以及qpAdm模型构建等多种方法,研究发现明代大松山人群与与其他已发表的西南地区古代人群存在不同的遗传结构。他们除了表现出中国南方古代人群的遗传特征之外,还与我国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粟作农业人群存在广泛的遗传关系,这样独特的遗传结构可能与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有关,进一步反映了明代该地区的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对于群体内部的分析发现,大松山个体存在大量短ROH序列,说明可能是一个具有族外婚习俗的小规模群体,并不存在族内近亲婚配的现象。

研究也对生活在西南地区的讲藏缅语族、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现代人群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明代大松山人群,这些现代族群携带了更多的与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相关的遗传成分,表明明代以后,来自中原地区的遗传流持续的影响了贵州以及中国西南地区。

该研究由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张帆,白彬、原海兵、张若静;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必素、张兴龙、胡昌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宁超、段琛以及内蒙古大学马鹏程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