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logo

四川大学冶金考古团队在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发表新成果

发布日期:

近日,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世界史前研究》)发表了题为Reassessing Bronze Age Metallurgy in Upland Southwest China on the Basis of Excavations at Longbohe, Yunnan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以云南金平龙脖河遗址为典型案例,系统地复原了龙脖河遗址所代表的冶金生产“操作链”,并以新的视角审视了中国西南山地冶金考古的既有发现,提出了中国西南山地青铜时代冶金“山地传统”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青铜时代冶金技术在中国西南山地及大陆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年代与路径。

龙脖河遗址位于中越边境地带的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的东南缘。2017-2019年,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数次调查,共发现遗址点12处,古矿洞20余处。2019年,对其中的1、2、3号遗址点进行了发掘,发现炼炉、房址、灰坑、堆料坑等遗迹,出土凹石、石杵、石研磨器、石铸范、陶铸范、坩埚残片等冶金生产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清理出28座地穴式炼炉。龙脖河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400-50年间,集采、冶、铸一体,是目前中国西南山地及大陆东南亚地区发现年代最早,冶金“操作链”最完整的冶金遗址。

龙脖河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成果基于龙脖河遗址考古发现提出的“山地冶金传统”,为观察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冶金与西南山地的青铜文化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法。中原地区的冶金考古工作已经表明,商周时期该地区已形成了以官方管控为组织特征,以竖炉冶炼、复合范铸造为技术特征的“中原冶金传统”,而“山地冶金传统”的特征主要包括山地选址、石质矿采工具与加工技术、地穴式炉及耐火技术、双合范和坩埚及其熔铸技术等。

龙脖河遗址炼炉集群

该研究对青铜时代冶金技术在中国西南山地及大陆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年代与路径进行了重新审视。多年以来,国际学界围绕该问题争论不休,并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模型。其一是乔伊丝·怀特(Joyce White)领衔的“长时段模式”(long chronology),基于泰国东北部班清(Ban Chiang)遗址的测年数据,提出铜冶金技术在公元前2000-1800年间由南西伯利亚地区的塞伊马-图尔宾诺(Seima-Turbino)人群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再经由“山地路线”,即青藏高原东麓山地走廊进入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其二是查尔斯·海厄姆(Charles Higham)主导的“短时段模式”(short chronology),基于泰国中北部班农瓦(Ban Non Wat)等多个遗址的测年数据,认为铜冶金技术于公元前1100-1000年间由中原地区商王朝经由“沿海路线”,即岭南地区进入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地区。作者团队通过对中国西南山地及“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现有材料的分析,认为“长时段模式”在路径上更为合理,年代上,结合吉岔遗址与龙脖河遗址的测年新数据,认为中国西南山地应在公元前1600-1400年间进入青铜时代。此外,作者团队通过对中国西南山地、大陆东南亚古代冶金遗存的比较分析,提出的冶金术以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等南北向河流作为通道由中国西南山地进入大陆东南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关于冶金技术传播线路的研究。

冶金术传入中国西南山地、大陆东南亚的两个理论路径

冶金术由中国西南山地向大陆东南亚传播的理论路径

论文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付杰,第二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映福教授,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玉牛副教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胡长城副研究员、万杨副研究员、杨帆研究员,红河自治州朱云生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文森特·皮戈特(Vincent C. Pigott)、新西兰奥塔戈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名誉教授查尔斯·海厄姆(Charles Higham)为本文共同作者。

该成果发表后,已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东南亚考古著名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乔伊斯·怀特(Joyce White)特地发来祝贺邮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奥利佛·普莱斯(Oliver Pryce)来信表达了希望联合中、法、越三国学者合作开展西南山地冶金考古的意愿。

《世界史前研究》(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为SSCI、AHCI收录期刊,每年4辑,每辑一般刊载论文3篇,主要收录东亚、东欧等地区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影响因子3.6,期刊引用指标列人类学、考古学领域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