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冶金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四川蒲江古石山遗址出土炼渣的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科学中心联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本爱媛大学以《四川省蒲江县古石山遗址出土炼渣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析》为题,在国际科技考古期刊《Archaeometry》发表了古石山汉代冶铁遗址出土冶铁遗物的相关研究。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映福教授和博士研究生肖航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李玉牛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马春燕副研究员、日本爱媛大学村上恭通(Yasuyuki Murakami)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孙天强为本文共同作者。
成都平原的生铁冶炼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赧王)五年,惠王二十七年,仪与若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制度后,在蜀郡临邛设置铁官,主要负责管理成都平原的冶铁生产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东汉时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蒲江、邛崃、新都等地调查发现了上百处古代冶铁遗存,并清理了多处汉代冶铁遗址。通过对遗址出土冶炼遗物开展冶金考古研究,有助于深入地认识两汉时期成都平原冶铁生产活动的技术特征及工艺水平,并为研究汉代蜀郡冶铁产业布局及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治理政策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古石山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马湖村。2007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清理炼炉1座(L1),并出土了大量炼渣、炉壁、矿石、炉砖等冶炼遗物。经碳十四测年,遗址的废弃时间应不晚于东汉时期。
炉渣样品分类及取样位置
本研究将古石山遗址出土的炼渣分为7类,并利用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进行成分检测。通过对19件样品的分析,辨别出生铁冶炼渣、耐火材料及少量因炉温偏低形成的低温渣。其中炼渣中氧化钙含量偏低,表明冶炼过程中可能未使用石灰石作为助熔剂,且部分炉渣中的氧化锰含量略高,显示其可能使用了含锰的矿石。作为一处单纯从事生铁冶炼的冶铁遗址,古石山遗址的生产方式及技术特点与相邻区域的许鞋匾、铁牛村冶铁遗址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遗址中不见铸造、加工等相关遗存,说明汉代成都平原冶铁手工业或为“冶铸分离”的产业模式,也显示了成都平原的冶铁生产活动可能存在统一的技术与组织管理。本项研究指出,汉政权在巴蜀地区实行“冶铸分离”的生产模式,有助于强化中央政府对成都平原冶铁业的管理,进而巩固汉朝对巴蜀地区、西南地区的统治和地方社会的稳定。
出土炉渣样品微观结构
西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我国冶铁手工业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古石山遗址出土冶炼遗物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汉代成都平原冶铁生产的技术体系及产业格局,为深入了解巴蜀及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以及中央政府的西南边地政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肖 航
审核:李玉牛